非遗文化与节庆经济激活县域活力

渭源县深挖非遗资源,通过节庆活动与文旅融合,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,还激活了县域经济。

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

渭源泥塑、九曲黄河灯会等非遗项目积极申报省级名录,羌蕃鼓舞更走向全国舞台。2025年元宵节社火展演中,300余名演员演绎的《大禹导渭》情景剧,再现了华夏先祖治水的智慧,成为文化IP513。皮影戏通过数字化展示和互动体验,吸引年轻观众,年演出场次超200场5

节庆活动的品牌化运营

“一月一活动、一季一赛事”成为常态,如春季“花儿原上健康跑”、夏季“清凉度夏”露营节、秋季“丰收节”等。2024年共举办文旅活动98场次,惠及群众87万人次,拉动消费超5亿元513。其中,国庆期间的“药膳美食节”推出党参炖鸡、黄芪猪手等菜品,吸引游客3万人次,相关餐饮收入增长40%12

文旅融合的深度拓展

非遗与研学结合,推出“红色文化+马铃薯研学”“渭河溯源+生态科考”等线路。首阳山景区开设“德源文化讲堂”,通过沉浸式戏剧讲解伯夷、叔齐的故事,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00批次13。此外,灞陵桥作为明代木拱桥的典范,通过AR技术复原历史场景,成为文化体验新地标313。

最后修改:2025 年 03 月 03 日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